据德国媒体报道,普京已收到俄罗斯总参谋长提交的一份进攻计划,核心内容是准备在2025年夏季,即近期,对乌克兰发起全面进攻。虽然俄罗斯方面对这一报道保持沉默,但战场上的动向似乎在无声地做出回应:过去几周,俄军已经开始大规模调动火炮,特别是向顿巴斯地区集结了约1200万发炮弹,此外,新的“风暴-Z”突击群和升级版“兰花”无人机系统也已调动完毕。这一系列行动表明,俄军或许正在为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做最后的准备。
为什么选择夏季进行总攻?夏季一向是东欧平原上最适宜打仗的时节。干燥的天气提高了地面硬度,能见度也相对较高,有利于提高后勤补给效率。回顾历史,无论是苏德战争,还是俄乌冲突的初期进攻,夏季几乎都是大规模军事行动的“黄金时间”。这也让外界更加确信,普京选择在此时发起进攻,可能与季节性因素密切相关。
此时恰好是北约援助进入断档期:美国的援乌法案推进缓慢,欧洲的军火库存告急,乌军急需重整。德国媒体分析指出,普京可能是在为争取2025年冬季之前的战场主动权,甚至有可能逼迫乌克兰接受所谓的“俄式停火线”,以期在冬季前就达成某种形式的停战协议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德媒披露俄军进攻计划后,美国国会的鹰派议员林赛·格雷厄姆迅速做出了回应,矛头直指中国和印度。他在福克斯新闻频道上警告道:“如果普京真的准备发动全面进攻,而中国和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为战争提供资金,那么这两个国家最好准备迎接前所未有的制裁浪潮。特朗普政府不排除对这些国家征收500%关税。”他的这一表态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展开剩余69%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位议员的背景。林赛·格雷厄姆是美国国会内著名的鹰派人物,也是特朗普阵营的外交安全代言人,他的言论常常代表了特朗普或共和党的立场。当他提到“500%关税”这一极端数字时,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,因为这不仅是单纯的口头威胁,更有可能代表着未来政策的调整方向。
那么,为什么格雷厄姆会将中国和印度单独点名?原因很简单:目前中国和印度分别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,尤其是在欧美实施禁运之后,中印几乎接管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半壁江山。对于印度来说,低价的俄油至关重要,不仅对其经济增长至关重要,也有助于控制国内的通胀压力;而对于中国来说,这不仅仅是能源安全问题,更是地缘政治和战略自主权的体现。因此,格雷厄姆将中国和印度作为潜在目标,实际上是在逼迫它们做出选择:你们是否继续支持俄罗斯,还是选择站在美国一边?
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格雷厄姆提到的“500%”这一关税数字:特朗普曾提出过对中国征收100%或200%的关税,500%的数字显得尤为夸张。虽然这一关税政策实际落地的难度非常大,但它的威胁效应却不容忽视。资本市场、供应链企业可能会在此类威胁下提前收缩,导致“未动手先恐慌”的局面。因此,500%并不意味着最终的关税数额,而是特朗普政府在谈判中用来增加筹码的一种策略。
对于中国来说,这种关税威胁并不是第一次面临。从中美贸易战到科技围堵,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反制和规避机制。尽管500%的关税提案具有极大的政治性,但从经济角度来看,这种威胁的实际实施难度极高,因此它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姿态,而非可行的经济政策。
对印度而言,情况更加复杂。印度依赖俄油来压制国内的通胀,但它与美国的关系同样密切。美国此举显然是在试探印度的立场,逼迫其在“低价俄油”和“美印战略合作”之间做出选择。美国通过这一手段,实际上是在迫使印度明确表态:“你到底选择哪一方?”
从目前来看,印度可能会采取一种“减少公开采购量、通过中间商采购”这样的方式,来规避直接面对美国的压力。这种微妙的平衡策略,或许能让印度避免被迫做出单一的选择。
综上所述,中印两国在面对美方施压时,各自的应对策略和外交考量显然各有不同。中国可能会继续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,同时通过“去美元化”减少美国威胁的影响;而印度则可能通过调整采购策略,寻求更多的外交灵活性,避免与美国发生公开冲突。
发布于:天津市做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