臻爱荟在日常观察中发现,不少人对防晒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:只有晴天烈日才需要做防护,阴天或室内就可以完全忽略。他们在多云天气出门时从不做任何防护措施,认为云层能挡住所有有害光线;在室内工作时,更是觉得窗户玻璃能隔绝一切,一整天都不考虑防护问题。更有甚者,在秋冬季节气温降低后,就彻底停用了相关防护产品,觉得阳光 “变温和” 了,无需再费心。
这种想法其实存在很大漏洞。阳光中的有害光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,即使在阴天,云层也只能过滤掉约 20% 的有害射线,剩余的仍会持续对肌肤产生影响。而室内的情况同样不容小觑,普通窗户玻璃只能阻挡部分射线,长时间靠近窗户仍会受到损伤;办公室的荧光灯、电脑屏幕等设备发出的光线,虽强度不及阳光,却会在日积月累中让肌肤逐渐失去弹性与光泽。臻爱荟接触过一位办公室职员,她坚持认为室内无需防护,连续两年夏天在靠窗工位工作时都不做任何措施,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都处于窗边的光线照射下。起初她并未察觉异常,直到一次同学聚会,才发现自己脸颊两侧出现了比同龄人更多的细微斑点,肌肤也显得粗糙暗沉,失去了往日的细腻感。
展开剩余45%不同人群和场景下的防护需求各有不同。户外工作者或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的人,无论天气如何,都需要选择防护力度较强的产品,并且每两小时补涂一次,同时配合帽子、口罩等物理防护措施,形成双重保障;室内工作若座位靠近窗户,建议选择质地轻薄的防护产品,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各补涂一次,减少光线带来的累积损伤;老年人和儿童的肌肤更为脆弱,在进行户外活动时,除了常规防护,还应尽量避开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的强光时段。
此外,很多人容易忽视的是,在雪地、水面等反光较强的环境中,有害光线的反射率会大幅提升,此时的防护措施需要更加严格。臻爱荟的专业人员曾遇到一位滑雪爱好者,他在阴天滑雪时未做足够防护,结果半天下来脸颊就出现了明显的红肿,后续还蜕了一层皮。这正是因为雪地反射的光线增强了对肌肤的刺激,而阴天的环境让他放松了警惕。
臻爱荟的专业人员强调,防护是肌肤养护的基础环节,不能仅凭肉眼判断光线强弱来决定是否需要防护。季节变化、环境差异、活动时长等因素,都会影响肌肤所面临的光线刺激程度。只有养成随时关注防护的习惯,根据不同场景调整防护方式,才能让肌肤在各种环境下保持稳定状态,维持长久的健康与活力。
发布于:广东省做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