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高,作为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之一,因其独断专行,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,成为了历代人们热议的话题。作为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宦官,赵高的行为几乎超越了常人想象的恶劣程度,他的阴谋与手段,使得秦王朝迅速陷入衰败,最终走向覆灭。
赵高的出身并非普通,他的家族与嬴姓赵氏有关,学者普遍认为他可能是秦国或赵国的王室后裔。然而,命运对他并不宽容,因为母亲的犯罪,他从小被迫生活在隐秘的宫廷里,成为了宫中一名奴婢。赵高的家族本应有更好的前途,但由于母亲的过失,他的成长环境充满了屈辱。
然而,赵高早年展示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和才智。即便生活在宫廷的阴影下,他依然努力学习,展现出极强的法律知识与书法才能。这些才能让他逐渐脱颖而出,并最终赢得了秦始皇的青睐。赵高深谙人际关系,擅长迎合权贵,尤其懂得如何讨秦始皇欢心,这使得他在宫中渐渐积累了更多的信任和影响力。
展开剩余80%随着时间的推移,赵高的职位不断上升,他先是被任命为中车府令,掌管皇帝的玉玺与车驾,之后更成为秦始皇最小儿子胡亥的老师与幕僚。在这个过程中,赵高逐渐展露出自己的权谋手段,不仅仅是一个学者型的宫廷人物,更成了深谙权力斗争的权臣。
秦始皇去世前,曾留下遗诏让长子扶苏继位。然而,赵高与扶苏之间的关系紧张,赵高深知扶苏若登基,必定会清除自己。为保住权力,赵高篡改遗诏,秘密将扶苏杀害,并通过与左丞相李斯合作,推动胡亥登基。通过这场权力的篡夺,赵高不但站稳了脚跟,还与李斯共同掌控了朝政,成为秦二世的实际操盘手。
然而,赵高的权力并未令他安心。为了排除潜在威胁,赵高决定展开一场残酷的大清洗。他指使胡亥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屠杀,首先清除所有支持扶苏的势力,如蒙恬和蒙毅等人。紧接着,秦始皇的其他子女也未能幸免,他们中许多人因对赵高篡改遗诏感到怀疑而成为了赵高的目标。几乎在一夜之间,秦始皇的众多儿女以及忠诚的臣子纷纷丧命。
其中,唯一存活下来的便是子婴,关于他的身份,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,或许他是秦始皇的弟弟、侄子,或者扶苏的儿子,但可以肯定的是,子婴是秦国王室的成员。虽然他也被赵高视为潜在威胁,但由于与赵高关系尚可,得以幸存。然而,赵高最终清洗了所有大臣后,胡亥对国家事务并不关心,将权力完全交给了赵高,赵高因此成为了秦国的实际掌权者。
然而,赵高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权力,他始终觉得自己未能达到绝对的顶峰,于是开始谋求丞相之位。不久,赵高抓住了陈胜、吴广起义的机会,通过将李斯的儿子李由与叛乱者联繫在一起的谎言,成功将李斯及其家族陷入政治漩涡,最终将李斯父子处死,李斯被腰斩于咸阳。赵高一举成为了丞相,掌握了秦朝的军政大权,甚至成为实际上的“皇帝”。
在赵高成为丞相后,便逐步加深对朝廷的控制,逐渐剥夺了所有能威胁到他权力的大臣与皇族成员的权利。最终,赵高上演了“指鹿为马”的著名一幕,他将一只鹿指称为马,并迫使朝廷的百官和胡亥跟着他一起附和,胡亥虽然识破,但因权力的虚弱无力反抗。赵高的权力越来越大,甚至操控了整个朝政。
不过,随着外部战局的不断恶化,赵高逐渐失去了控制。随着项羽的进攻,秦朝的战败逐渐显现,赵高开始欺瞒胡亥,隐瞒了秦朝在前线的溃败消息。当刘邦的军队逐渐逼近,胡亥终于意识到形势的严峻,甚至想要除掉赵高。但此时,赵高早已与刘邦有了暗中勾结,他决定背叛胡亥,与刘邦合作。然而,赵高并未意识到刘邦早已不信任他,刘邦所做的仅仅是暂时安抚赵高,待时而动。
当赵高准备加速自己登基的步伐时,子婴却悄悄策划了一场政变,决定除掉赵高。子婴虽然一直以来默默忍耐,但对赵高的暴行早已深感不满,他不再容忍赵高继续操纵国家。当赵高前往子婴宫中,请他进行登基仪式时,子婴趁机发动了反击。在阎乐的帮助下,赵高最终被乱刀砍死,终结了他在秦朝的长时间权力统治。
赵高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,但秦朝的命运并未因此得到拯救。子婴虽登基为秦王,但为时已晚。刘邦和项羽的联合进攻使得秦朝彻底走向灭亡。子婴最终投降刘邦,秦朝由此彻底灭亡。
尽管子婴的在位时间短暂,且并未能成功挽回秦朝的命运,但他并非罪人。实际上,秦朝的灭亡责任应归咎于秦始皇的过度集中权力、胡亥的昏庸以及赵高的权力欲望。尤其是赵高,他的篡位行为、对权力的不断扩张与种种不择手段的手段,加速了秦朝的灭亡。他的所作所为,不仅给历史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影响,也为后人所唾弃,成为历史上的一大耻辱。
发布于:天津市做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