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秦始皇并非因病死,而是在东巡途中被人用铁钉活活钉死。”这是郭沫若在其著作《始皇将死》中提出的一个惊人观点。作为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,郭沫若为何会作出这样的推断?他又有哪些证据支撑这一说法?如果这一猜测属实,那么究竟是谁在幕后策划了秦始皇的死亡呢?
公元前210年七月,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突然去世,享年49岁。原本,秦始皇东巡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雄图霸业,炫耀自己的能力,并让四方国君都感受到秦国的强大,但他却在自豪之际悄然告别了这个世界。秦始皇的死来得太过突然,没人能反应过来。为了避免因帝王突然去世引起政治动荡,赵高决定隐瞒死讯。那时正值酷暑,赵高指示手下运来大量海鲜放在秦始皇马车周围,用强烈的腥臭味掩盖尸体腐烂的气味,每日仍按时送饭进车中。直到数日后,仪仗队才按常规回宫,赵高才向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。与此同时,他假传遗诏,迫使扶苏自杀,扶植秦二世胡亥上台。
展开剩余86%尽管秦始皇未能完成自己的宏大计划,但他去世后,秦国的政权也迅速崩塌,随之而来的便是王朝的剧烈动荡。
自幼生活在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,嬴政的成长充满了艰难与孤独。父亲子楚作为质子被他人视为政治筹码,母亲赵太后与嫪毐关系暧昧,嬴政也因此早早体会到了权谋和仇恨的种子。也许注定他有帝王之命,年轻的嬴政在吕不韦的帮助下,终于从一个质子的身份上升为秦国的太子,走上了统一大业的道路。
嬴政自小聪慧,回到秦国后他有了更优越的学习条件。父亲子楚去世后,年仅十三岁的嬴政成为了秦国的继承人,权力逐步掌握在他手中。在他所继承的强大基础上,秦国迅速成为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。然而,野心勃勃的嬴政并不满足于此,他立志让其他国家完全臣服。经过一系列内外政治斗争,二十二岁时,他成功扫除所有障碍,开始实施自己的统一大计。
仅仅几年的时间,嬴政便征服了六国,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,建立了秦帝国。年少成名的秦王决定更换尊号,以符合三皇五帝的尊荣,于是“皇帝”这一名号诞生了。
此后,秦始皇继续推行改革,统一度量衡、文字,并在全国推行相同的法律制度;他修建长城,抵御外敌入侵,许多后人将秦始皇的功绩誉为不可磨灭,甚至有些现代人称他为“迷人的老祖宗”。
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秦始皇的性格逐渐变得暴虐。他焚书坑儒,炼制仙丹,期望能通过不死的秘诀延长自己的生命。为了追求长生不老,他甚至不惜让全国上下寻找所谓的“仙术秘方”。
老话说得好,“越是害怕失去的东西,越是容易失去。”秦始皇为了让天下各国彻底臣服,开始了频繁的东巡。每次巡游,都能以浩大的声势震慑百姓,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满足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这样的巡游最后竟也成了他生命的终结。
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,他的死亡来得异常突然,而为他服务的赵高却显得异常冷静。这种冷静若非超高的职业素养,那便只能意味着另一种可能:赵高就是凶手。
赵高在秦始皇身边多年,他有足够的机会对始皇帝下手。从历史来看,赵高的权谋手段不止一次表露无遗,他曾陷害公子扶苏,迫害大臣,甚至“指鹿为马”,让胡亥听命于自己。那么赵高为何要谋杀秦始皇呢?原来,赵高曾犯过错误,秦始皇本打算惩罚他,但最终因为赵高的机智和得力,秦始皇选择宽恕他。然而,赵高却从吕不韦和嫪毐的下场中看出了帝王的脾性:这位喜怒无常的君主或许随时会对自己下手。由此,赵高早早便心生杀意。
在秦始皇的东巡途中,由于酷暑逼人,人在疲惫时容易中暑,而秦始皇工作勤勉,行进过程中仍不停批阅奏折。可能正是因为疲劳和高温的双重因素,秦始皇在车内突然昏厥。历史学家认为,赵高或许趁机在始皇帝最虚弱时动手,杀了他。
另一种说法与秦始皇的儿子胡亥有关。胡亥是秦始皇的第二子,他与长子扶苏相比性格懦弱,兴趣多集中在享乐上,秦始皇把他托付给赵高辅导。于是,赵高与胡亥勾结,密谋策划了这一场谋杀,目的就是为了让胡亥继位,好让自己继续掌控权力。
那么,秦始皇究竟是如何死的呢?几千年来,学者们一直在探讨这一问题,直到郭沫若在《始皇将死》中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猜测。郭沫若认为,秦始皇去世后的第二天,赵高前来服侍时发现始皇帝已经去世,而在他的耳朵里流着黑色的血迹,耳中竟插着一根三寸长的铁钉,这根铁钉长度足以从耳膜穿透,深入脑部。由此推测,秦始皇是遭遇了致命的头部重创,导致生命丧失。
然而,这仍然只是猜测。历史学家指出,秦始皇的警觉性极高,他生前树敌众多,身边防护严密。并且,按照历史记载,秦始皇身材高大,警惕性也远超常人。赵高身形较矮且力量较弱,难以做到如此“悄无声息”的杀人。因此,这一说法始终未能得到实证。
关于秦始皇的死因,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。有历史学者认为,秦始皇可能患有某种先天性疾病,譬如癫痫等神经系统问题,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,最终导致健康恶化,提前死亡。史书记载,“秦王为人,蜂准,长目,挚鸟膺,豺声”,其中“豺声”形容的是声音低沉,可能是因为呼吸道疾病。郭沫若也认为,秦始皇患有哮喘或气管炎等疾病,这或许是他早逝的原因之一。
但是,在古代,王位继承有严格的标准,特别是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。秦始皇如果真如某些学者所说,体弱多病,他根本不可能成为一国之君。因此,关于秦始皇的死因仍有待进一步考证。
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,秦始皇可能死于中毒。众所周知,他长时间热衷于寻找长生不老的秘方,甚至相信一些民间道士的丹药。更有传言称他喝了大量含有水银成分的“元水”,水银对人体有强烈的毒性,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致命伤害。
因此,虽然郭沫若的说法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谜底,但至今无法确认。关于秦始皇的死因,或许随着考古学的进展,历史的迷雾会逐渐揭开,真相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浮出水面。但无论如何,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与他在历史上的地位,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做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